欢迎进入南京市宏运学校 网站!
网站首页>四有好教师团队>>阅览文章
教育如小满

作者: 校管理员 | 发布时间: 2025/6/10 14:13:11 | 3次浏览

教育如小满

鞠爱华

窗外,月色如水,温柔地洒在校园寂静的操场上,也洒在灯火通明的毕业班楼宇。漫步教学楼,看着孩子们奋笔疾书的身影,似乎那也是我曾经的过往。而教室里这方小小的讲台,则是我青春的战场;清脆的铃声见证了我和学生们生命的成长……

一、 讲台:生命的渡口,灵魂的摆渡

初登讲台时,我以为语文教学,不过是字词的积累、篇章的解析、答题的技巧。那时,我眼中是“知识”,心中是“分数”。然而,粉笔灰飘落的岁月里,我们渐渐明白,讲台绝非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平台,它更像一个生命的渡口。每一个坐在下面的学生,都是一个独特而完整的宇宙,带着各自的光亮与阴影,迷茫与渴望。教师,则是那个在渡口守望的“摆渡人”。

“真正的教育,不是单向的灌输,而是双向的照亮。” 在解读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时,我们看到过少年眼中闪烁的理想之火;在品味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时,我们触碰到一颗颗被喧嚣世界挤压后渴望宁静的心灵。语文课,成了灵魂的对话场。作为语文教师,我们教授文字,文字也反过来滋养我们;我们试图点亮学生,学生的光芒也常常将我们温暖、甚至震撼。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,更是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唤醒与成全。

二、 文字:薪火的传承,精神的故乡

文字万千,却始终深爱着方块字里蕴藏的千年智慧与至真情怀。那些穿越时空而来的文字,是屈原的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是杜甫的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是鲁迅的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。在语文课堂上,我们所做的,不只是讲解语法和修辞,更是小心翼翼地传递着这民族精神的薪火。

于是常常想:语文教育的根在哪里?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名篇名句,考出多少高分,而在于能否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,一颗向阳、向上、不断探索的种子。这颗种子关乎对母语的热爱与敬畏,关乎对真善美的辨识与追求,关乎对家国天下的情怀与担当。当学生能在文字中找到精神的共鸣,能在经典中汲取前行的力量,能在表达中传递自己的思考与温度,这便是语文教育最深沉的使命——为学生构筑一个永不坍塌的精神故乡。那么,无论他们将来走向何方,这片由语言和思想构筑的故土,都能给予他们力量、慰藉和方向。

三、 师者:人字的书写,静默的守望

韩愈说: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这“道”,不仅是学问之道,更是为人之道、处世之道、立心立命之道。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,我们见过聪颖过人的少年,也陪伴过沉默寡言的孩子;为学生的每一次顿悟欣喜,也为他们的迷惘揪心。时光流逝,却越来越清晰的深知,教师这个职业,其伟大与艰辛,都在于面对的是活生生、不断变化、充满无限可能的人。

“教育,是一场漫长的、静默的守望“。它需要极大的耐心,如同农人等待种子发芽;它需要无比的包容,接纳每一朵花不同的花期;它更需要一种深刻的谦卑——承认教师并非万能的塑造者,而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与引导者。教师的成就,往往不在当下热烈的掌声,而在多年后学生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正直品格、独立思考的能力、或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。这份成就,是迟来的回响,是时间酿造的甘醇。所以,一直认为二十四节气里,小满最富哲理。小满之妙,正在于""在于“未满”。小得其所,小得其时。麦穗虽未饱满,却已显丰盈之态;桑蚕虽未结茧,却已备吐丝之能。教育之道,亦当容得下这份"未完成"的美。少年人自有其成长节奏,快慢不一,方向各异,强求一律,无异于揠苗助长。

古之学者,多有偏才。李太白不善科举,却成诗仙;徐霞客不习八股,竟为游圣。倘若当日强令他们面面俱到,恐怕中国便要少了这两位奇才。麦穗的饱满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,更需要时间的酝酿。教育者何不学学这等智慧?少年如幼苗,有的向阳早发,有的背阴慢长;有的好文,有的喜理(当然,也有文理皆废者),但只要根基扎实,精神明亮,不妨相信他们都终有开花结果之日。强求一时之圆满,反倒可能伤了根本。

教育如小满,便是要懂得在"未完成"中见出希望,在"不圆满"里发现可能。留些空白,存点余地,反倒能让生命呼吸、生长。圆满与否,原不该由教育者来判定,而应交给时间,交给每个独特的生命自己去完成。

四、 结语:星火的传递,不息的河流

某一天,当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,我的校园生涯将画上句号时,会有不舍吗?当然。因为,这方寸之地,承载了一生中最炽热的情感和最宝贵的年华。

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。星火传承,那些曾在课堂上被点燃的思想火花,那些被传递的文化薪火,早已融入一届届学生的血脉,成为我们师生生命的一部分,并将在他们的时代继续发光发热。那方小小讲台,将迎来新的身影,而那在无数心灵中点燃的灯火,以及那承载着千年文脉的文字薪火,将永远在校园里,在更广阔的天地间,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。

窗前,月光如洗。校园依旧静谧,仿佛能听到时光流淌的声音。岁月如歌,自己这三十多年年的教育生涯,汇入了中华教育那条源远流长、奔腾不息的河流。只是其中的一滴水、一朵浪花,平凡、执着、无悔。

教育如小满,人生亦如此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