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南京市宏运学校 网站!
网站首页>四有好教师团队>>阅览文章
让每个生命都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

作者: 校管理员 | 发布时间: 2025/5/29 14:46:38 | 47次浏览

让每个生命都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

左婷

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,在泛黄的历史课本上洒下斑驳光影。当我们翻开那些记载着千年兴衰的篇章时,中学历史课堂的使命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知识传递,它像一位温柔而坚定的引路人,在学生心中播撒素养的种子,等待它们生根发芽,塑造未来国民的精神内核。

在当今这个信息如潮水般奔涌、人才需求百花齐放的时代,教育的风向正悄然转变。曾经以能力为中心的 “独木桥”,如今已化作以 “素养” 为中心的 “大花园”,它向每一个学生敞开怀抱。就像我带的四个班中有数学 “小天才”,也有擅长绘画的 “小画家”,还有对历史故事如数家珍的 “小博士”。大众教育时代的历史课堂,就像一块神奇的磁石,要吸引每一个孩子的目光,助力平凡的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,教会他们用历史智慧编织健康幸福生活的锦缎。这其中,教育公平就像一条隐形的金线,贯穿始终,提醒着我们不能因为追逐 “精英教育” 的璀璨星光,而忽视了普通学生眼中对知识渴望的微光。

历史学科有着独特的魅力,它的核心素养如同五颗璀璨的明珠,闪耀在课堂的每个角落。时空逻辑就像一张精密的地图,带着学生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,让他们明白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岛屿,而是与特定的时空紧密相连;史料实证宛如一位严谨的侦探,教会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抽丝剥茧,培养实证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;发展眼光是一双神奇的望远镜,帮助学生眺望历史的远方,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;多元联系则像一张四通八达的网络,引导学生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多个维度看待事物;客观评判如同公正的天平,要求学生基于史实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公正的评价;置身理解好似一台时光穿梭机,让学生穿越时空,设身处地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,从而增强对国家民族和世界的认同感。

但在实际教学中,这些 “明珠” 常常蒙尘。我曾在一次公开课上,精心设计了一场关于 “商鞅变法” 的讨论。原本期待学生能从多个素养维度展开探讨,可不少同学只是机械地背诵课本上的结论,对背后的历史逻辑和人文价值缺乏深入思考。这让我深刻意识到,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在素养养育方面困难重重:有的老师像迷路的旅人,对素养概念认识模糊;有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,如同在黑暗中摸索,找不到方向…… 所以,在挖掘和制定素养目标时,我们必须将学生发展放在首位,让素养目标像明亮的灯塔,照亮教学的航程。评价课堂也应以学生素养养育程度为根本标准,同时牢记历史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养育的肥沃土壤。

以1787年美国宪法教学为例。当我在课堂上抛出 “如何看待宪法中的权力制衡” 这个问题时,学生们展开了激烈讨论。有的从三权分立角度分析,有的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对比。在思维的碰撞中,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,更明白了妥协是民主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智慧 —— 就像美国建国者们放下分歧达成共识,就像中国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复兴选择合作。这种对 “妥协精神” 的领悟,才是课堂真正留给学生的珍贵礼物。

下课铃响起,学生们合上书本,眼中却还闪烁着思索的光芒。素养养育就是中学历史课堂的灵魂与最高追求。作为历史教师,我们要做的就是将 “素养养育” 融入每一堂课,像春雨滋润万物般发挥历史学科的教化功能,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,实现灵魂与素养和知识能力的齐飞,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历史的滋养中散发出独特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