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项目式学习中的核心素养落实”主题教研活动 在南京市宏运学校顺利举行
作者: 校管理员 | 发布时间: 2025/5/19 9:16:18 | 120次浏览
“项目式学习中的核心素养落实”主题教研活动
在南京市宏运学校顺利举行
2025年5月15日上午,以“项目式学习中的核心素养落实”为主题的江宁区第14周初中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南京市宏运学校顺利举行。
本次活动由江宁区教研室主办,南京市宏运学校承办。江宁区信息科技教研员赵凯老师、江宁区信息科技学科各片片长以及开发区、禄口、秣陵和江宁片区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一、承办校简介
南京市宏运学校,建校于2021年9月,坐落南京南站核心区,是集文化、体育、艺术、科技、劳动于一体的探究实践综合体。学校秉承“宏志慧雅·幸福成长”的办学思想。锚定“人文和谐、教学先进、环境优美、人民满意”愿景,短短四年已斩获江苏省智慧校园荣誉称号、多次被评为区先进学校、区师德先进集体、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,跻身教育新锐。未来,将充分利用高铁枢纽的地域优势,结对优质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,为学生体验实践、提升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。
二、示范课展示
1.刘刚老师执教《互联网社会与新业态》
机房1的第一节课是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刘刚老师执教的七年级《互联网社会与新业态》。本节课以学生“小艺”的作文学习困难为真实情境导入,贯穿课堂始终,激发学生兴趣。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分类(知识获取、加工、存享),结合统一剖析与自由探索,兼顾系统性与灵活性。推荐的平台(江苏e课堂、B站学习区等)覆盖多样化学习场景,满足不同需求。任务设计(如作文批改智能体体验)贴近实际需求,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化工具如何解决具体问题。小组任务促进协作学习,智能体创作与分享环节鼓励学生从使用者转变为创造者,培养创新思维和共享精神。通过VR思政课案例和老年人终身学习案例,自然融入“科技服务社会”“珍惜学习机会”等价值观教育,体现学科育人功能。
2.王翠红老师执教《智慧停车场——入口管理与出口管理》
机房2的第一节课是南京市宏运学校王翠红老师执教的八年级《智慧停车场——入口管理与出口管理》。本节课由日常家长带孩子开车出行停车时所遇到的问题,引发学生思考:如何设计一个“聪明”的停车场。播放智慧停车场的视频拓宽同学们对停车场的认识,感受新技术带来的便捷,并引出主题。教师从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、硬件搭建、程序编写以及运行调试与迭代优化四个方面层层递进,展开教学。最后,教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,介绍智慧停车中,我们的物联网、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三者之间的关系。大部分小组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借助帮助文件,完成本小组任务,并能对本小组的学习进行公正评价。
3.孙颖老师执教《初识专家系统》
机房1的第二节课是南京市宏运学校孙颖老师执教的七年级第六单元探索1互联网应用与新技术,选择人工智能中的《初识专家系统》作为学习主题。本节课以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作为学习探究的对象,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,通过解决常见的电脑故障这一真实生活场景,让学生体验故障解决助手的执行过程、探究具体解决黑屏问题的过程、分析存在的问题,让学生理解决策树模型归纳决策的过程,并能通过mind+工具依据决策树尝试编程。最后通过专家系统的视频解说,加深对专家系统的认识,希望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平时生活中的信息需求,利用已有知识借助决策树模型开发简单的问答系统。
4.沈园老师执教《物联网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搭建》
机房2的第二节课是江宁区麒麟科创园学校沈园老师执教的八年级《物联网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搭建》。本节课以AI生成的两个文物拟人化对话导入,生动展现温湿度变化对文物的损害,自然引出课题。随后开展项目分析,明确测量温湿度、判断温湿度范围、控制温湿度实现恒温恒湿三大核心需求。教学环节设置上,通过任务一让学生掌握温湿度测量方法;任务二引导学生完成温湿度判断并控制电风扇;拓展提升阶段引入分级预警与响应系统,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,助力学生深入理解物联网技术应用,提升综合素养。
三、课后研讨
课后参加教研的教师进行了研讨。首先,4位上课教师分别畅谈了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。其次,邀请了麒麟中学的王冬琴老师,禄口中学的刘续老师和开发区学校的张岚老师作为代表进行了点评。三位老师肯定了4节公开课的亮点,同时针对不足之处结合自己的思考,给出了可行的修改建议。
四、活动总结
活动最后,江宁区信息科技教研员赵凯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,对四位教师的教学做了点评,同时提出对以后教研活动的期许,要求片长带动本片老师积极学习研讨,要求每名教师苦练基本功,最后对此次活动的承办学校进行了感谢。